为深化我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疫情防控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两手抓,3月26日上午,我校组织学生收看了2020年“三月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线上课程。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卞成林教授以“全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战疫”为主题,主讲了本次课程。学生们收看课程后纷纷表示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发扬民族团结的传统,为全民族的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来自电子工程学院学生胡敏烨说,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家国情怀,感受到了56个民族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情怀。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团结各民族同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肩负起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我所站立的这个地方,正是我的中国,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来自法学院2017级的学生袁安邦表示,今天是我们广西的“三月三”佳节,也是一个没有放假的“三月三”。疫情发生以来,我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关注更新的疫情新闻,每当我看到社会各界令人暖心的消息时,都不由得骄傲自豪。我骄傲,我们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我们能够紧急集合全国的医疗力量。我自豪,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个省份的医护人员都冲锋在前,开赴疫区。我留心到这其中有我们广西的壮族护士姑娘、还有新疆维吾尔族的医生、东北三省的满族白衣天使。我想为什么中国的疫情阻击战能够这么成功,就像老师说的一样,这其中离不开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地区的人们共同参与。中华民族越是在大灾大难前就越发坚毅,越发团结!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识意识,凝聚起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为民族的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来自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的新疆维吾尔族学生阿依努尔·玉苏甫说到,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文化兼容并蓄,互帮互助,彼此尊重、和睦相处,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体表现,日常生活中看到56个民族共同欢庆春节等节日,各个民族穿着民族服饰相聚在一起,这种场景能让她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内心也十分感动。
来自设计学院的2019级学生表示,中华各民族就像56个石榴籽一样,而每一名青年更要成为一名奋斗者,把个人理想同中华民族的理想结合起来,若干个中国梦的汇聚,才能托起祖国。在听完卞教授的课之后我感悟颇深,我们要把握、要守护的,是隐藏在这场战役背后的这个强大的、团结一致的中华民族。青年一代的我们,更应勇敢握住这传承的火炬,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地址:广西桂林市育才路15号 广西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部(处)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46411(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