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高质量建设,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月20日下午,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举办2022年春季学期集体备课会暨名家讲坛第一讲,邀请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导、“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陈培永研究员,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自由理论的再思考”为主题开讲。学工部(处)相关负责人、“形势与政策”课100余名授课教师分两个分会场聆听了报告,报告吸引了校内外450余人在云端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钟慧容主持。
陈培永研究员以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中西方“自由、人权、民主”观的差异切入,从“赋权型自由”到“权能型自由”,“公权力塑造”不一定是“必要的恶”的设定,每个人生而为“独立的个人”还是“关系性个体”?从“虚假的共同体”走向“真正的共同体”的构建等四个命题展开,分析了西方的“赋权性自由”以及中国国情下的“权能性自由”的差异。说到人权,陈培永研究员强调在疫情期间,健康权、生命权就是最实实在在的人权,也是最大的人权。另外,陈培永研究员分享了自己从五个对自由的再思考,极具前沿性意识,他认为,作为思政课教师更应对疫情期间的社会现象进行更深入的理性思考,把握本质,把握不同治理体系、文化差异;不能光看现在,而应放眼未来,做深刻洞察时代和引领时代的建设者,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积极通过中外抗击疫情的对比和反思,更好地建立起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自信。授课结束,陈培永研究员与线上线下的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备课会上,教研室主任钟慧容就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2年上辑)》进行说课指导,对本学期授课专题的侧重点进行了梳理。教研室副主任赵阳对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进行工作安排,她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向授课老师作了详细的说明。
本次“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暨名家讲堂第一讲,是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陈培永研究员丰厚的理论涵养和直面时代的问题意识加深了授课教师对课程教学要点的把握。下一步,教研室拟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努力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为推动课程高质量建设与教学成果进一步提升做出创新探索。(图文:莫志凤、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