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桂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携手共筑反诈防线

时间:2025-04-24浏览:18

    面对跨境电信诈骗高发态势,大学生群体成为重点受害目标。4月23日,我校联合桂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开展“青春无诈·守护校园”沉浸式反诈普法活动,以“全场景覆盖、全链条联动”的创新模式为千余名师生打造了一堂“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立体化法治教育课。

    反诈轻骑兵校园预热,千份手册敲响防骗警钟

    当午餐时间的人流汇聚,在桃园和李园食堂前民警化身“反诈宣传员”,向师生发放千余份《反诈宣传手册》。手册中有常见诈骗手段的解析及身边真实案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诈骗的多样性和隐蔽性。

    学生化身“谎言真探”破迷局,三问原则筑牢防骗思维

    在反诈剧本杀环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证据推演等环节破解“跨境网恋诈骗案”剧情,在20分钟案件推演中识破“诈骗犯反被受害者设计追债”的双重陷阱。普法民警结合真实案例复盘,通过情景问答传授“问身份、问用途、问来源”的防骗“三问原则”,增强学生们的防骗意识。

    真实诈骗录音还原惊险瞬间,三大套路拆解心理攻防

    “这里是XX,系统显示您X月XX日从XX入境时携带违禁品,现需转接公安机关调查……”一段夹杂着电流声的录音突然响起,这是民警提前3天对15名有出入境记录学生进行的“模拟诈骗电话”实录。普法民警现场拆解诈骗分子“数据精准化伪造身份”“情绪压迫术制造恐慌”“技术操控链诱导转账”三大核心套路,结合学生亲历的“高仿电话”实录,引导师生深入了解诈骗分子如何利用信息差和心理弱点设局。

   主题讲座揭秘境外诈骗“密码”,六大高发类型敲响跨境警钟 

   普法民警聚焦国内高危地区诈骗特点,通过动态数据图揭示境外诈骗新趋势,围绕地域性诈骗团伙作案手法揭秘、境外六大高发诈骗类型警示、新型诈骗动向与防骗提示三个方面展开深度解读。现场强调,公检法不会电话转接、不设“安全账户”,发现被骗立即报警,勿信私人渠道追款。

    知识问答兑换“警察小熊”,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50道选择题涵盖“诈骗类型识别”“紧急处置流程”,奖品在30分钟内兑换一空。普法知识问答环节通过趣味问答的方式,检验了学生们对防诈骗知识的掌握情况。参与者们积极踊跃,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

更多反诈知识。

    警校座谈达成合作共识,携手绘制反诈“同心圆”

    双方围绕校园普法长效机制、普法应急预案与信息共享机制等进行深入交流,旨在通过“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防诈骗能力,共同努力构建安全、和谐校园环境。

 

    从单向宣教到沉浸共治,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赋能,此次活动不仅是应对诈骗高发的应急之举,更是警校协同推进法治校园建设的创新实践。参与学生纷纷表示:“这样的普法活动比说教更有用,玩一次剧本杀、听一段真实录音,胜过千次提醒”。双方表示,将持续深化“警校家”三位一体模式,让反诈宣传始终与青春同行,全方位筑牢校园反诈防线。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