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各单位:
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学生参与校园建设的模式,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创作,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成果孵化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项目以学院(部)、职能部门为单位申请立项,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员应为我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鼓励跨年级、专业、学院(部)联合组队,各项目参与总人数最多为6个人(含负责人),每名项目参与人员最多参与的项目总数为2项,其中最多为1个项目的负责人。每个项目原则上至少要有1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为我校在岗教师。
二、申报时间
2025年11月20日前
三、项目形式与作品要求
曾参与往届孵化项目的成果不可重复报送,一经发现将予以撤项。项目作品需为原创(网络新媒体作品类的校园歌曲除外)。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成果类型主要包括网络新媒体作品、校园文化衍生品、智能体平台或工具三大类(要求详见附件1):
(一)网络新媒体作品
适合网络传播的网络新媒体作品,征集成果类型包括微视频、微电影、微课、公益宣传片、摄影、动漫绘画、音频作品、校园歌曲8个作品类型。
(二)校园文化衍生品
体现我校校园特色的原创校园文化衍生品,征集成果类型包括校园文化纪念品、办公及生活用品、文体用品3个作品类型。
(三)智能体平台或工具
围绕校园场景研发的智能体平台或工具,征集成果类型包括智能体 AIGC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自主研发应用和创新创意方案4个作品类型。
四、申报数量
各学院(部)报送的每个项目类型数量:网络新媒体作品类至少为1项、不超过8项;校园文化衍生品类至少1项目、不超过3项;智能体平台或工具类无报送数量要求。
职能部门下设的学生组织如有相关成果,也可参与申报:网络新媒体作品类不超过8项;校园文化衍生品类不超过3项;智能体平台或工具类无报送数量要求。
五、申报办法
(一)项目团队申报。项目负责人依据《2025年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成果孵化项目申报说明》(附件1)的要求,填写《2025年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成果孵化项目申报书》,将申报书、其他立项所需支撑材料(如设计图、视频及获奖情况等,样式、版式不限)打包汇总入文件夹,文件夹命名:报送单位+第一负责人+项目名称”。电子文档命名为“报送单位+项目名称+第一负责人+申报书”。
(二)项目所在学院(部)、职能部门审核并推荐。所在单位负责项目审核及推荐,按类别及推荐顺序填写《2025年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成果孵化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3,一式一份)。所有项目申报材料按类别整理:一个类别一个文件夹、一个类别一张汇总表,所有材料再汇总入文件夹,一级文件夹命名为“报送单位+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成果孵化项目申报”。
电子版:需提交申报书及立项支撑材料、汇总表,发送至电子邮箱gxnuyiban@163.com;
纸质版:需提交汇总表,报送至学生工作部(处)易班发展中心(雁山校区创新创业中心220办公室、育才校区学工部206办公室)。
报送时间截至2025年11月20日,逾期不予受理。
六、评审与资助
学校将公平、公正地开展项目评审工作,对申请项目评定等级,并给予认定证书和一定的经费资助。
学生工作部(处)对各项目进行宣传推广,不视为对作者版权的侵犯。
已获认定的项目如出现抄袭、违反学术道德或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将予以撤销并收回资助资金。
未尽事宜,请联系学生工作部(处)易班发展中心,陈婷婷,18878561046;刘嘉,13557233376。
附件1:2025年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成果孵化项目申报说明.docx
附件2:2025年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成果孵化项目申报书.docx
附件3:2025年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成果孵化项目申报汇总表.docx
学生工作部(处)
2025年10月14日
地址:广西桂林市育才路15号 广西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部(处)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46411(传真)